“我亲眼见证了新疆的发展和进步”——东盟国家驻华大使代表团一行在中国新疆参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红萍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旅程,我亲眼见证了新疆的发展和进步,也想找机会促进中国新疆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合作。”7月29日,即将结束新疆参访活动的东盟国家驻华大使代表团成员,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裴连杰说。
裴连杰是第一次来新疆,这次带了2个儿子同行。“我的大儿子21岁,喜欢中国;小儿子11岁,喜欢坎儿井和骑骆驼。无论是在景区还是博物馆,他俩都会和当地孩子互动交流。”裴连杰说,每天都会把在新疆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妻子,希望今后一家人能再来新疆。
7月29日,东盟国家驻华大使代表团在新疆果业股份有限公司了解新疆优质的果业资源和生产基地。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红萍摄
从喀什古城的非遗技艺到吐鲁番坎儿井的千年智慧,从新疆国际大巴扎琳琅满目的商品到新疆博物馆的文化传承,从新疆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商销售平台到新疆天山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的羊毛(绒)服饰,连日来,由文莱、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10个国家组成的东盟国家驻华大使代表团一行,用脚步丈量中国新疆,用心感知中国新疆,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新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新疆博物馆,东盟国家驻华大使代表团一行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古丝绸之路繁荣历程和文物背后的故事,领略中国新疆多元文化的魅力。
7月29日,东盟国家驻华大使代表团成员,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裴连杰(左一)在新疆天山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了解羊绒衫的工艺和产品销售情况。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红萍摄
在新疆果业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团一行详细了解了新疆六大果业种植基地以及产品生产流程,并参观了电商销售平台,对网红带货非常感兴趣。在新疆天山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代表团成员对柔软亲肤的羊毛(绒)服饰爱不释手,纷纷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
在喀什地区,代表团一行先后探访了喀什古城、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艾提尕尔清真寺等地,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国新疆喀什地区的独特魅力。
在喀什古城,坎土曼巴扎铁业公社的铁匠们抡锤打铁火星四溅,传统铁器锻造技艺在此传承。“1999年我就来过喀什,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令人惊叹。”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政府在推进商业化发展的同时,始终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希望喀什市能将这份坚持延续下去。
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悠扬的乐器声不绝于耳,工匠们正专注地制作着独它尔、热瓦普等新疆特色乐器。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说:“这些乐器是文化传承的瑰宝,我从未想过能如此近距离地感受中国新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吐鲁番坎儿井精妙的构造与古人的智慧,让代表团一行叹为观止。缅甸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衔参赞杜梭珊迪佐说,吐鲁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干旱炎热气候给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当地政府和人民凭借顽强意志和卓越能力,成功解决了水资源等难题,创造了美好生活,成就非凡。
参访结束后,代表团一行纷纷表示,期盼未来能有更多交流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让双方的情谊在持续互动中不断升温、历久弥坚,共同书写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