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丨新疆这卷"朋友圈",把东晋人的烟火气晒了一千多年
1964年,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一套由六张泛黄纸页组成的“六宫格”东晋纸画,展现墓主人生前场景。墓主人居中而坐,身形远大于仆从与马匹,体现魏晋“人大于山”的审美。画中寥寥数笔,既描绘厨房、田埂等生活细节,又融入凤鸟栖枝等意象,将“衣食住行”与“天地人神”巧妙融合。
画中人物的服饰、发式与江南风格一致,器具则融入西域特色,堪称丝绸之路上文化交融的“纸本速写”。这组纸画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纸本绘画实物,更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珍贵见证。
这卷“朋友圈”,直接把东晋的烟火气晒了1600多年。它只聚焦炊烟袅袅、马鸣萧萧的日常瞬间,以松弛笔触勾勒出“小而美”的生活哲学。从古代到现代,从六宫格到九宫格,中国人对诗意栖居的追求从未改变。
监制:丁涛
统筹:冯婷、喻鹏涛
策划:葛惠芹、廖映月
编辑:廖映月
剪辑:卡那提·胡尔马尼亚
出品:新疆日报社(集团)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协作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支持单位: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责任编辑: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