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联动”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为全疆粮食安全贡献独具特色的"阿勒泰模式"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俊秀
4月9日,在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克孜勒克热什村农田里,无地膜玉米播种作业打响阿勒泰地区玉米春播“第一枪”;4月18日,吉木乃县召开阿勒泰地区2025年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现场会,小麦窄行均播、宽幅均播及电控播种等新型机械亮相;4月23日,阿勒泰市640台地,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电控电驱小麦播种机有序作业,土地被快速平整,麦种精准入土……
当前,祖国西北边陲,一场关乎粮食安全的攻坚战正悄然推进。近年来,地委、行署始终把粮食安全视为“国之大者”,以实干推动地区粮食生产屡创新高。2024年,全地区农业总产值增速跃至9%,粮食产量历史性突破百万吨大关,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成效显著。
然而,成绩背后挑战重重。面对耕地退化、极端天气频发、国际粮价波动等多重挑战,今年,阿勒泰以“五步联动”战略为指引,从春耕备耕到仓储减损、从政策激励到科技赋能,探索出粮食安全保障的“阿勒泰模式”,为全疆乃至全国提供参考。
640台地春耕现场。(地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精准落图:联动春耕备耕与农机物资保障
春日的阿勒泰,寒意未消,田野已现繁忙景象。在阿勒泰市640台地万亩高标准农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沿精准测绘路线作业,麦种均匀播撒。
春耕备耕是粮食生产的“首战”,至关重要。阿勒泰全面推行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地块“到田到户”台账化管理,对种植地块精准定位、四至打点上图入库,确保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精准可靠,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在640台地片区,万亩高标准农田基地通过精准测绘和数字化管理,实现了播种、施肥、灌溉的精准控制。
为保障春耕生产,地区多部门联合行动,已储备种子、化肥、滴灌带等农资10.45万吨,检修保养拖拉机5826台、耕整地机械11036架、播种机1704台,培训农机手1052人,确保农机状态良好。
在富蕴县吐尔洪乡莫勒尔村,无人机“一喷三防”服务使小麦病虫害防治效率提升3倍,每亩节约成本30元。“智能化装备让种地更轻松,还有专家指导,不愁不丰收!”莫勒德尔村村民胡尔曼别克·艾很笑着说,“每年农技人员都会开办‘田间课堂’,手把手指导我们科学选种、整地、播种,让农业生产更高效。”
福海无膜种植现场。(地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政策赋能:联动补贴激励与金融支农
政策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催化剂”。阿勒泰构建三级政策激励体系,落实中央、自治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各县市因地制宜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差异化政策措施,如吉木乃县对大豆种植每亩补贴100元,哈巴河县对玉米种植大户实行阶梯补贴……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预计可减轻种植主体负担超5000万元,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吉木乃县托斯特乡种粮大户任江林就是政策红利的受益者。2024年,他种植的800亩小麦亩产较上年增加20公斤,总增产16吨,这正是得益于当地政府提供的种植补贴和技术指导。在金融支农方面,地区简化贷款手续,提供“农贷通”“农易贷”等信贷产品服务,主动对接种植大户,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贷款额度,满足春耕农户的生产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全地区涉农贷款余额386.14亿元,同比增长8.6%。充足的资金支持,为粮食生产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4年富蕴县粮食秋收。(地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立足增收:联动田间管理与单产提升
田间管理是丰收的关键。阿勒泰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粮油作物“百千万”产能提升工程,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通过“百亩攻关田专家驻点、千亩示范片技术集成、万亩辐射区模式推广”三级联动,建立“专家包片+农技员蹲点”服务机制,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
在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喀拉玛盖村,吉林省援疆干部冯永忠和同事们采用“五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技术,对高、中、低产地块进行测算,分析小麦生产优劣势,为区域大面积均衡增产探索新路子。“精准的测算更能反应小麦种植地块的产量水平,为地区提供准确的测算依据。”冯永忠说。
阿勒泰充分发挥“研究生产学研示范基地”“农业试验站”“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研究院(数字农业)”和“水产研究中心”作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2024年,发布主要粮食作物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积极推广窄行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和精准调控等12项关键技术,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融合互促。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融合发展,带动小麦单产提升2%以上、玉米单产提升5%以上。2024年,地区小麦平均单产达412公斤,最高单产达779.7公斤,创历史新高。
富蕴县铁买克乡小麦。(地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科技护航:联动农业生产与科技、装备升级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阿勒泰结合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落实,充分发挥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新装备,加快现代农机装备更新,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引进无人播种机、北斗导航收割机等智能装备,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精准。
2024年,全地区北斗智能导航拖拉机播种作业面积达44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4.2%,农机作业时间从每天8小时延长到12小时。
地区农技推广中心组建技术巡回服务队,开展“从种到收”全程技术指导。在盐碱地治理方面,福海县创新采用“稻蟹共养”模式,通过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淡水循环灌溉和螃蟹自然肥田等方式,成功改良4000余亩盐碱地,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预计优质粮占比将提升至65%以上,有效提升粮食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地区完善“气象+农业”灾害预警体系,不定期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息,组建应急服务队,储备救灾种子200吨、饲草料1.2万吨。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覆盖农户3.8万户,并试点“保险+期货”模式,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风险,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富蕴县小麦秋收。(地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开源节流:联动增产增收与减损节约
开源节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阿勒泰实施“科技强农+产业富农”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22.2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53.5%,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发展有机小麦、青贮玉米等特色种植,延伸面粉加工、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福海县,“稻蟹共养”模式不仅改良了盐碱地,还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立体生态农业。每亩稻田可产扣蟹100—150公斤,每公斤售价30—50元,同时产出绿色有机大米,每公斤售价20元,真正实现了丰产增收。该模式已被推广至吉木乃县,探索出改造盐碱化土地的新路子。
在减损节约方面,地区同步开展“光盘行动”“节粮减损”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推广智能粮仓、适度加工技术,减少粮食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统筹调配联合收割机、烘干设备等农机推行“订单式”收割服务,缩短收获周期,减少粮食在收获环节的损失。
充足的粮食需要一流的粮仓做储备。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方面,地区启动了吉木乃县6万吨边境粮食仓储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阿勒泰市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力争使全地区粮食仓储能力达到50.69万吨。同时,开展粮库防潮、防鼠专项检查,指导农户科学晾晒、储存,把粮食产后损耗率降低至3%以内,实现增产增收与减损节约的良性互动。
目前,地区202万亩粮食、27万亩油料任务已全部落实到田到户,预计2025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20万吨,为筑牢北疆粮食安全防线作出积极贡献。
从额尔齐斯河畔的稻浪翻滚,到阿尔泰山下的麦香四溢,阿勒泰正用科技创新破解“边疆缺粮”困境,以政策协同筑牢“粮仓根基”,以产业融合创新价值增长极,在北纬45度黄金种植带书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边疆答卷。
成熟的小麦。(地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新闻评论:“五步联动”促增收,阿勒泰招招见实效
记者 胡俊秀
2024年,阿勒泰地区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这是阿勒泰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协同和产业融合,挖掘单产潜力、拓展特色种植,最终实现了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双提升”。这一成绩不仅是阿勒泰农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有力支撑,其背后蕴含着多方面的关键因素与积极意义。
从政策引领角度看,阿勒泰地委、行署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投入,激发粮食生产活力。在用好国家、自治区耕地地力补贴等粮油种植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地区财政落实强农惠农专项补贴资金,各县市也出台粮油优惠政策,在种植、用地、用水等方面给予补贴,极大减轻农户种粮成本,稳定种粮收益,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帮助农户技术指导。(地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在耕地与水资源保障方面,尽管阿勒泰地区耕地面积仅占全疆的5%左右,但通过新建19.88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为粮食增产筑牢了根基。同时,落实30多亿立方米农业生产用水,合理调配水资源,满足粮食作物生长需求,从根本上保障粮食生产“命脉”。
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是粮食增产的核心驱动力。阿勒泰地区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干播湿出、合理密植等技术,挖掘粮食单产潜力。2024年小麦平均单产412公斤,比上年提高31公斤,最高单产达779.7公斤,创地区最高单产记录。持续加大农机新装备普及推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实现全程机械化,并通过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将小麦等机收减损率控制在2%以内,从播种到收获全方位保障粮食产量。
小麦病虫害防治。(地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2025年,阿勒泰地区迎难而上,提出争创粮食总产量120万吨的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阿勒泰地区建立“生产稳、储备足、流通畅、应急快”的粮食安全体系,抓关键、聚合力,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为守护“大国粮仓”贡献更多力量。
从春耕备耕到仓储减损,从政策激励到科技赋能;从福海县“稻蟹共养”盐碱地治理模式,到全地区北斗导航农机的大规模应用……在当今气候变化与市场波动的双重挑战下,阿勒泰正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在广袤的大地上探索出一条“小而精、少而优”的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着边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