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完善基层监督体系 推动“小微权力”监督迭代升级——2023年地区探索实践“两统筹”机制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综述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俊秀 通讯员 吴建军
乡镇党委统筹班子成员、五办六中心(乡镇党政、党建、经济发展等5个办公室及农业发展、社会保障等6个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专项监督;乡镇纪委统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村级“三员”监督力量,常态化开展专责监督。这是地区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探索建立的基层监督“两统筹”工作机制。
近年来,地区聚焦基层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党内监督乏力、监督力量不足、协同监督质效不高等问题,探索建立基层监督“两统筹”机制,整合了基层监督力量、规范了监督程序,初步实现了以高质量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目的。
哈巴河县纪检监察干部对照群众反映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台账开展监督检查。马拉提·热阿很别克 摄
统筹力量,延伸触角,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大部分乡镇纪委只有3到5名专职干部,办了案子但没有力量开展监督。结合大兴调查研究活动,地区纪委监委通过在乡镇开展调研,发现“基层监督力量薄弱、能力不足、纪委单打独斗”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找到了问题症结,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找对策。地区把抓乡镇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作为突破口,聚焦基层“小微权力”监督迭代升级,突出重点,守正创新,研究制定《阿勒泰地区乡(镇、街道)基层监督“两统筹”工作机制(试行)》,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实现监督与办案“两轮驱动”。
“乡镇党委要主动扛起党内监督责任,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好各类监督力量,在基层形成贯通协同、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2023年,地区召开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推进“小微权力”监督迭代升级现场观摩推进会,地委委员,地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何天平提出明确要求。
“现在我们不再为没有线索而发愁了。”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党委在落实基层监督“两统筹”工作机制中,从任务部署、力量调配、监督方法、效果提升四个方面用力,整合基层各支监督力量统筹开展4轮专项监督,向镇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24件,占镇纪委处置线索总数的46.2%。
第四纪检监察组监督人员向市场监督人员询问节前食品定价情况。蔡勇军 摄
突出重点,靶向纠治,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
基层监督队伍建起来了,“监督什么”的问题随之而来。一方面,地区纪委监委对72项“小微权力”监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使基层权力事项内容更加明晰、重点更加突出。另一方面,紧盯群众所思所盼,将排查梳理出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基层水费收缴、公租房、集体地管理使用等8个方面作为整治重点,督促指导县乡通过“小切口”监督发现问题线索467件,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248件。
“从乡镇重大项目实施,到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再到惠农补贴发放等,乡村干部的权到哪里、责有多少,都有了明确的清单。”富蕴县杜热镇纪委书记吕书元说。
作为地区的大镇之一,杜热镇党委紧盯村子多、人口多、矛盾多的现实问题,开展了村集体地管理使用专项监督,通过班子成员牵头组织农业畜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实地丈量比对,发现擅自开垦土地4000余亩,追缴资金240余万元,有效防止集体收入流失,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实践探索中,地区纪委监委严格落实“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法,组织编印《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指导手册》,细化乡镇纪委41项工作任务,绘制9张业务办理流程图,梳理11类129个文书模板,为基层精准履职提供“指南书”。
吉木乃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超越祥泰专业合作社了解相关情况。刘继奎 摄
创新方式,拓展路径,助力监督精准有效
“观”是看别人怎么干,“摩”是学别人的经验,参加观摩学习就是现场教学的过程。不少村级“三员”表示:这样的学习很实用。村级“三员”专指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员和监察信息员,他们是基层监督的触角,通过“派单、走到、听到、看到、问到、报告”的工作流程,及时发现上报问题线索133件、推动解决群众建议诉求3024件。
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还有地区开展的“夺旗争先 亮榜晒绩”活动。“我市基层监督工作已连续3个月位居榜首。”阿勒泰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陈婷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地区纪委监委通过广泛开展此项活动,推动地区60个乡镇党委落实党委出题、班子领题、五办六中心答题的统筹监督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小切口”式专项监督,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426个,移交问题线索481件。同时,利用信息化“新技术”探索“新招数”,在县(市)全面推广建设“一卡通”数据监管平台、纪检监察智慧监督平台,助力监督精准有效。福海县智慧监督平台自2023年8月上线运行以来,已推送疑似问题线索262件,立案23件,大大提升了监督效率。
“以前,我们在开展监督时,要调阅比对大量资料、数据,既耗时又费力。现在有了智慧监督平台,真的是为监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福海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刘冬宣说。